那个仆妇从小在戏班子长大,因为嗓子不好面貌不佳,没能上台,就在班子里打下手,练了一手化妆神技,经了她手化了妆的男女,就跟换了个人似的,除非十分熟悉的人,一般是认不出来的。
傅清芳只学到了那仆妇的三分技艺,不过出去见两个外人也是足够了。
傅清芳把自己化的老了十多岁,像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还在嘴角处点了一颗黑痣。
即使后来郑思远查起来,也不会找到这么一个人的。
想到明天的好戏,傅清芳嘴角勾起,露出一个冷笑。
第二天,傅清芳特意起了个大早,梳洗一番后来给郭氏请安。
郭氏年纪大了,觉变得也少了,她给傅清芳订的时辰非常之早,以此来拿捏傅清芳,傅清芳对此倒是没什么怨言,每日里勤勤恳恳的来给郭氏请安。
傅清芳到的事后,郭氏已经起来了,正在梳洗,傅清芳从小丫鬟手里接过铜盆,先伺候婆婆净手净脸,又拿过毛巾来双手恭敬递给郭氏。
等郭氏梳洗好了,傅清芳还要陪她说会儿话,确切的说,是她抱怨讽刺傅清芳,傅清芳只需要侧耳听着,不时答应一声就可以。
郭氏辰时吃饭,一顿饭大约要吃两刻钟,等到她吃完,傅清芳才能回去吃饭。
不过很可惜,郭氏这顿饭是吃不完了。
傅清芳记得清楚,话本上说了,六月三十这天早上,郭氏正在吃饭,傅氏在一旁伺候着,外面有了来报,说镇西侯在边关出了事,掉落悬崖,找不到人了。
郭氏知道儿子没事,可面上还得做出悲痛欲绝的神色来,假装晕了过去。
傅清芳给郭氏夹了一筷子菜,在心里想到:郭氏不知道自己儿子是假死,听到这个消息恐怕会真的晕过去了。
她心里开始期待解下来的好戏了。
不管心里如何期待,傅清芳手上的动作却一点也没落下,像平常那样侍候郭氏吃饭。
果不其然,就像话本上写的那样,郭氏的饭还没吃完,就有仆妇来报,说是跟着侯爷出征的亲兵回来了,在前院等着见老夫人。
仆妇的话刚一说完,郭氏就“噌”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来不及多问几句话,迈开脚步就往前院而去。
郭氏不是无知妇人,要是是好消息的话,儿子不会只派一个亲兵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