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问题就是,英语之于她,就好像汉语之于她奶,听得懂也会说,只是写起来却够呛。
“我会好好学习的。”袁艺含泪保证着,最起码英语比物化生是要简单多了。
袁二叔满脸的欣慰,正打算回忆着他老婆平常的习惯,好好告诫侄女几句时,袁老太发飙了:“还没完没了了是吧?就算今个儿是小艺的生日,你说你都多久没来看我了?好不容易来一趟,也不知道先跟我打个招呼?还得我亲自跑到你跟前,你才搭理我?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妈?”
刚才还一派成功人士架势的袁二叔,分分钟怂了,赶紧躬身讨饶,一叠声的告罪。
袁艺默默的目送二叔去接受她奶的聆讯,把牛津词典扛回房间,再度回到客厅时,她大姑一家子也已经到了。
“你的生日礼物是我选的,这下放心了吧?”程飞跃一看到小表妹,就抢先邀了功,然后凑到她耳边,神神秘秘的问,“二舅妈送了你什么礼物?”
“你想要吗?我可以转赠给你。”
“不不不,还是你自己留着吧,不能辜负了二舅妈的一片心意。”程飞跃拒绝得十分干脆,并且一脸沉痛的告诉袁艺,“去年我过生日,二舅妈送了我一整套的资治通鉴,还是精装版的。其实我俩都还好,最可怜的就是恺恺了,他上小学一年级时收到的生日礼物是现代汉语词典。”
袁艺微微叹气,看来大家都对二婶很了解了。
对比二婶,连大舅妈都显得和蔼可亲多了。至于袁大姑,因为自家有个学渣儿子,她格外理解袁艺,送了一个时髦的单肩运动背包:“你哥帮你挑的款式,电视里的中学生都爱背这个。”
“谢谢姑!”
“还有我,我呢?”
“谢谢哥。”袁艺从善如流的感谢道,倒是反而把她哥弄得不好意思了。见状,她又道,“离吃饭还有一会儿,不然哥你跟我说说,回头上学有什么要注意的?”
程飞跃想了想,还真说出了一二三四来。
原来,博雅高中并不是在市区里的,刚建好后的那两年,周遭格外得荒凉,那是连公交车都不经过的。这两年算是好多了,起码公交线路多了好几条。问题是,从袁艺家并没有直达去博雅的。
袁艺本来只是随口这么一问,没想到还真问到了点子上,忙跟她哥取经。
“我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学的,我骑得快,单趟不到半个钟头。咱们学校不强制要求走读生上早读,只要每天七点五十分到就可以了。八点正式上课,这个是绝对不能迟到的,学校里面不允许骑车,从校门口到教学楼,跑着去也得五分钟,还得上楼。反正你要是不想挨批,七点五十分一定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