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就斩杀西煌大将一举成名,之后接手北疆,打得西煌节节败退,西煌军光是听见永安王的威名就要夹起尾巴;二十三岁辅佐今上登基,以铁血手段稳定朝堂;及至二十六岁,遭人暗算,身中剧毒。如此死局,永安王竟也能转危为安,还寻到了命中贵人!
之后灭尽西煌,大败殷氏叛党,收服中州冀州。更别提救灾收容流民等等义举。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又心系天下黎民,再加上坊间流传的离奇身世,叫人不得不信。
于是民间永安王的呼声越来越高。
北昭十三州,除了缙阳河以南的州郡,其余大部分州郡都受雪灾所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官府无能为力,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上天垂怜,同时也怨恨着无能的朝廷。有许多人在怨恨中死去,也有许多人被怨恨点燃仇恨之火,揭竿而起,尝试杀出一条生路。
可从北疆传来的消息,却让无数绝望中的百姓燃起了希望。
这百年一遇的寒冬,是天降神罚,是朝廷无能,也是皇帝昏庸。而永安王,则是上天派来救民于水火的真龙天子。
若是永安王当了皇帝,他们定然也能和北疆的百姓一样,不受雪灾所扰,不流离失所,能吃饱穿暖。
而从上京传出来的关于先帝谋害长兄,窃取帝位的流言,也更加坐实了坊间传言。盼着永安王夺回帝位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
李踪听着叶知礼的谏言,未置一词。
直到叶知礼再次唤了一声陛下,他才回过神来,问:“可是先太子的案子有眉目了?”
叶知礼:“……”
他心中暗骂一声,只能忍着气又重复了一遍:“如今坊间不堪传言越来越盛,臣斗胆谏言,先太子一事,决不能再往下查了。”否则真要翻出旧事来,皇帝屁.股下的这把龙椅还要不要坐了?
这些日子永安王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更知道这其中少不了他那大儿子的掺和。若真让永安王称了帝,那国公府的荣光将不再。
他决不能叫永安王登上帝位。
可惜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了大半日,却发现皇帝又在走神。对他的谏言并无半点动容,反而问身旁侍立的崔僖:“王且那边还没消息?这么些日子了,竟然什么也没查出来?”
崔僖垂首回道:“陈年旧事,查起来是要费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