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克托尔并不『插』话,只是以前所未有的专注,看着台上的苏碧曦。
苏碧曦会害怕帕格尼尼都引以为傲的曲子吗?
不,她期待着。
在之前的轮回里,她曾经最拿手的便是帕格尼尼这位小提琴历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家,每天都花费超过六个小时以上练习帕格尼尼的曲子。不仅是帕格尼尼本人创作的曲子,包括他录制的其他曲子,她都熟悉到能够记下每一个音符,身体自动做出反应。
要想在这样的面试中脱颖而出,以她如今的水平,只能用她最为喜欢也最为熟悉的曲目,而这首塔尔蒂尼的《魔鬼的颤音》无疑正符合了这个要求。
她演奏的正是难得最大的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不同于第一乐章,包含了极多对技巧要求极大的颤音。
苏碧曦站在台上,一双如白玉雕成的手,从容不迫地在琴弦上演奏双音,把仿佛魔鬼在『吟』唱的狂欢与极致的悲伤,同时糅合在一起。然后如同炫技般的,在快板段落上演奏颤音,只使用三根琴弦,让人聆听着魔鬼对于人间的嘲讽和诡异到了让人窒息的旋律。
到了最后华彩的篇章,身着大红『色』绣富贵牡丹晚礼服的苏碧曦持着那把精致的仿斯式琴,肃穆地站在那里,用顿弓和各种高超的技艺,好似在那里声嘶力竭地哭喊,呐喊出魔鬼最后对于世间的控诉,人们仿佛能看见那只张牙舞爪的魔鬼流着血泪的场景。
曲终。
这样对手指和手部力量要求极为严格的曲子,苏碧曦一演奏完,脸上都泛起了红晕,慢慢地深呼吸,才能把充斥心中的情绪发泄出去。
忽然,柏爱的首席指挥克里斯蒂安赫克托尔率先鼓起了掌,然后柏爱的其他人都仿佛被惊醒一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虽然这位演奏者的技巧有些生疏,个别地方处理有待加强,但是实在是非常成功地演绎了这首难度极高的曲子,情感的表达更是达到了能够让人被带入的地步。
没有人不想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美好的一面,苏碧曦看着赫克托尔注视自己的赞赏目光,激动地再三鞠躬感谢,脸都红成了一片。
终于能够光明正大地走到他的身边。
她由衷地感激上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