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柳州就只有柳江大桥这一条交通大桥,壶东大桥、静兰大桥、壶西大桥、文惠桥,都还没有建成。
而在柳江大桥建成之前,柳州人民一般是依靠浮桥,或者是坐船渡江的。
那时候柳州其实还算是广西的经济中心之一,后来政府的经济政策上渐渐偏向于南宁,传言政府几乎将百分之八十的资源都砸在了南宁上,所以后来柳州就被南宁挤下来了,渐渐落后了。也不知道这传言是真是假。
我三叔和白老爷他们,坐着面包车过了柳江大桥,然后来到柳州城,随便找了个地方下车。
他们来到了太平西街东段这边,找了个偏僻的旧屋子落脚。
那时候的太平西街,还有许多红砖瓦楼,一层,两层、或者三层的楼房,楼顶上盖着“人”字黑瓦,楼房拥挤在一起,栉次鳞比,参差不齐。
大街上,有摆地摊买菜、卖水果的,卖小吃的。旁边有肉铺,还可以凭肉票去卖肉。不过那时候已经包产到户,大多数人都已经开始用钱去买东西,而不是像以前吃大锅饭那样,有钱也没用,只能凭票买东西。
三叔他们在这边安顿下来之后,便开始去物色“大鱼”。
柳州是个古城,早在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立桂林郡、南海郡、象郡,柳州城就已经存在。那时候柳州属于桂林郡。
所以这边,历史渊源久远,古玩底蕴自然也就深厚。
早在改革开放之后没多久,这边就陆陆续续有不少古玩店重新开铺。
白老爷来柳州,就是想要捞一两件大货,然后低价卖给郑天祁,以示诚意。
他们必须尽快做成这个局,然后火速赶往北海,和郑天祁做成这一个单子,若是时间拖久了,就怕斑爷反应过来,那到时候,他们恐怕就难以逃脱了。
所以,白老爷和三叔他们几个徒弟,来到柳州,找到落脚点之后,当天便开始到处去闲逛,物色目标。
物色目标并非易事,这件事他们一连做了三天,几乎将整个柳州城都跑了个遍,柳北、鱼峰、城中、柳南、鹅山、市郊区等地方,都有去过,将每一个古玩店的地点、主要售卖物品、店有多大,等等信息,都详细记录了下来。
等到第四天,白老爷将这些古玩店的信息都整理了一下,最后这才选取了一个名叫“柳城古玩”的店,作为“鱼池”,准备在这地方“捞鱼”。
和之前的做局一样,捞鱼的第一步,就是得先去踩场地。
因为这次做的是短局,想要尽快将鱼捞起来,所以,在布局上,白老爷并没有怎么下心思。
短局讲究的是快准狠,撒网之后,在鱼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把它一网收起,不能等太久,因为时间一长,鱼肯定就会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