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上车。”五人座,前面三人,后面上来一人,另外一个健康的女性留在了那里。
苏庭云将辛玥放在里面,自己坐中间,相对于自己不喜欢靠近陌生人,他更不喜别人靠近辛玥。
“谢谢你们啊,”男人上来就开始感谢,观其样子二十五六。
“没事,”谢光笑道,“我们正好要回拉萨。”拉萨地势比这里低。
“刚从拉萨过来,”这人道,“介绍一下,我姓江,单名一个让。”
“我是谢光,”谢光说了一句,“你们来西藏多久了?”
“三天,一直在拉萨,今天来这里就她就高原反应了。”
她?说明关系不熟。
“你们呢?来几天了?”江让问。
“今天刚来,”谢光开车很稳,争取它性子一样。
“第一次?”江让问。
“许多次了,你是做什么的?”
“一个小工人,在公司干了几年,从来没出来过,这几天西藏旅游在上挺火的,就想着来看看。”江让应该很喜欢上,“他们跟我一样,都是路上遇见的。”
工作了几年还有独游西藏的闲心,思想挺活跃。
“我见过你,”他对着辛玥说,“您是不是陆小姐?我看过您的书。”一般的人会说“白铃兰”,他留了个心眼,换了个称呼。
“是的,我叫陆辛玥。”辛玥一直在听两人讲话,没留意他突然说到自己身上来了。
“我就是看您的书才选择来出去旅游的,”他说,刚开始只是在上注意到她的相貌,后来金桂奖出来后,又便跟风去看了她的作品。“您的作品让我很受感动,看了之后心跟着平静下来,开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突然就觉得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小城市无聊无趣。”
“谢谢你,”辛玥真诚致谢,“你看的应该是那本游记。”她不推崇盲目的旅游,刻意注明要结合实际。
世人都是跟风的,金桂奖之后,许多人都翻看了她的作品,有的人看不懂,有的人看懂了却表达不出来。所以最后她写的那部游记倒成了知名度最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