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船吃水深,进不了台江内海,如果不在淡水补给,它会去澎湖。很显然,淡水的商业条件比澎湖好十倍,因此从日本返航的荷兰商船,多选择在淡水停靠,顺便做点生意。
从淡水启航后,笛形船将不再停留,直航巴达维亚。
——————————
注:前文江南引起一些困惑,作品相关没人看,在这里略作解释。
明朝南北二都,清朝取消南京,改为江宁。清朝江南省继承自明朝南直隶,辖区大致是今天的安徽、江苏二省。所谓两江总督,开始指的是江南省、江西省,后来指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安、江两省名在清朝才第一次出现,取安庆、徽州两府第一个字为安徽,江宁、苏州两府第一个字为江苏。
督抚是差遣官监察官,理论上布政司才是行政机构。
江南省分拆后,安徽布政使驻江宁,江苏布政使驻苏州。从这个意义上看,安徽自成立伊始,省会便是南京(捂下脸)。
后来清朝觉得这么划有点不妥,就把安徽布政使搬到安庆。
以两江总督领江宁布政使驻江宁,管江宁、淮安、扬州、徐州、海门、通州六州府。
以江苏巡抚领江苏布政使驻苏州,管苏州、常州、松江、镇江、太仓五府州。
安徽巡抚领安徽布政使驻安庆。
江西巡抚领江西布政使驻南昌。
苏北淮安府清江埔有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后来还有江北提督一职,也驻清江埔。
两江总督理论辖区内,有三省,三总督、三巡抚、四布政使。
弱势一点的两江总督,政令甚至出不了南京,看着地位高,其实挺没劲。
顺便,江南省分拆,考试没分,被称为南闱,天下第一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