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风答:“太祖皇帝开国时,宗室的亲王、郡王、将军不过四十九位而已。至今,宗室人口已繁衍至两万之多。”
“跟两万之数相比,一百二十七人或许算不得什么。可是皇上有没有想过,这一百二十七人百年之后会繁衍出多少宗室?”
“朝廷又要拿出多少银子,养这些赐姓宗室之后?”
“文官们跪谏皇上,请皇上打消给赐姓义子入宗册的念头,他们绝不是无理取闹。”
正德帝瞪了常风一眼:“这回你跟文官们站一起?”
常风答:“臣向来是站理不站人。”
正德帝道:“连你都不懂朕。”
常风却道:“回皇上。臣知道您给义子们赐国姓、入宗册的初衷。”
“大明开国以来,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皆是勋贵领兵。”
“然土木堡之变,大明领兵的勋贵们几乎被瓦剌人残杀殆尽。”
“自那之后,大明便成了文官领兵,以文制武。”
“您的义子大多为武将。您赐他们国姓,给他们入宗册,是为抬高武将的地位。让他们在文官面前挺直腰杆。”
“您是想从文官手中收回本该属于皇帝的兵权。”
“但凡事过犹不及。赐国姓可行。若武将们都成了宗室,则会导致权势过剩,无人能够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