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风道:“之前我还未查出沈周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好心替他张罗八十四岁寿宴。”
“民间有谚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寿宴当日他多饮了几杯酒。八十四的老人哪里经得起醉。直接醉死了。”
“锦衣卫的十几位老兄弟,哦,包括定国公,都可以作证。他的确死了。”
刘瑾恶狠狠的:“死了?死了也不能放过他!他的尸体呢!我要开棺鞭尸!”
常风却道:“鞭尸?刘公公恐怕鞭不成!两日之前,他过了头七,撤了灵堂。我派人送他的棺材回原籍安葬。”
“万万没想到,送棺材的马车途中在一家客栈歇脚。当夜客栈起了大火,把沈周的棺材烧成了一缕青烟。”
刘瑾狐疑的看着常风:“这么巧?你刚查获是他写了揭帖,他的棺材就被火烧了?”
常风忙不迭的点头:“对对对。这真是无巧不成书。下的事就是这样巧合。”
刘瑾朝着正德帝一拱手:“皇上,常风以前有句口头禅。这世上没有巧合,只有巧合的假象!”
常风连忙道:“没错!巧合的事,通常有其缘由。我怀疑是刘公公您的手下也查到了他。烧了他的棺材泄愤!”
刘瑾用惊讶的目光看向常风:“你胡袄!我怎么不知道我手下烧了沈周的棺材?”
常风一副有理有据的腔调:“刘公公的义子干儿遍及文官衙门及军郑不准是哪位孝子不贪图在您面前表功,替您报仇后深藏功与名呢?”
常风胡搅蛮缠的功力随着年龄见长。
正德帝终于开了金口:“罢了!既然事情已经水落石出,凶手已死,尸体烧成青烟。此事就此打住。”
“刘瑾,京城官场已经因这件事被你闹得鸡飞狗跳,还死了五名文官。适可而止吧!”
刘瑾无奈,只得拱手道:“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