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历练?钻研没用的人情世故,变成油滑的泥鳅,那叫历练嘛?这种历练有用嘛?”
“既然黄元才学出众、得才兼备。就应该大胆破格任用。甘罗十二岁拜相,黄元三十多岁为何不能当阁员?”
李东阳之所以对此事如此支持,是因为在他眼里,黄元从来不是刘瑾的人,而是常家的人。常家又是他的亲家。
黄元若入阁,他李东阳会多一个帮手。
刘瑾笑道:“还是首辅看得通透!焦芳,你管着吏部。明日你就给黄元发升任文书和官凭、官印。升他为礼部左侍郎!”
礼部侍郎号称“预备阁员”。自顺朝之后,担任礼部侍郎几乎是入阁的必经一步。
焦芳道:“破格拔擢北直隶按察使做礼部左侍郎,需要皇上的明旨啊。”
刘瑾微微一笑:“明日司礼监代皇上拟一份拔擢黄元的圣旨便是。”
杨廷和被调走后,草拟诏书的事被刘瑾重新掌控。他又可以肆无忌惮的矫诏了。
刘瑾又道:“另外再拟一道调令。调任顺府尹常破奴为太常寺卿。”
顺府尹是正三品,太常寺卿亦是正三品。表面上品级相同,权力上却是壤之别。
顺府尹掌子脚下首善之区、太宗龙兴之地。名义上虽只管“府”,实际上却跟外省巡抚平起平坐。
太常寺卿虽在名义上是九卿之首。实际却只负责祭祀和礼乐。用后世的话基本相当于个管军乐队的。
按照刘瑾所言,看似是将常破奴平调,实际上却是夺权暗贬。
刘瑾也是无奈之举。常破奴毕竟是常风的儿子。常风如今在东厂跟他对着干。他若还重用常风独子,如何服众那帮殉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