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看着长子做的一篇八股文,称赞道:“嗯,很好!以你如今的制艺功夫,会试之时,只要没有意外,应该能够入杏榜。”
杨慎却道:“入了杏榜,再登金榜,授了官职又有何用?权宦当道,做官的人不了真话,办不了好事。只能当一个应声筒。”
杨廷和愕然。儿子的有道理,他无法反驳。
沉默片刻后,杨廷和吩咐儿子:“常风是我的故交。弘治初年,我与他在东南共过生死,并肩杀过倭寇。”
“会试之前,同科举人切磋制艺是常例。你明日去一趟他的府上。”
杨慎点头:“常大人一年前敢在早朝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痛斥刘瑾是朝中第一权宦,第一奸佞。他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儿早就想与之结交。”
杨廷和压低声音:“你见到常大人,告诉他一句话。附耳过来。”
翌日,常风正在书房用功呢。下人禀报:“杨廷和杨掌院家的大公子杨慎求见。”
常风道:“快请快请。”
不多时,杨慎被下人带到了常风面前。
常风见杨慎仪表堂堂,颇有杨廷和年轻时的风采。
杨慎拱手:“世叔。”
常风笑道:“贤侄。之前就听你我这次要同入贡院。”
杨慎道:“此番贸然拜访,侄带了几篇制艺文章,与世叔切磋。世叔是科场前辈,不要责怪侄班门弄斧。”
常风道:“什么科场前辈啊!连考五科不中的落地老举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