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丈仙去,丧事极尽恩荣。
弘治帝亲赐丧礼所用袭衣、饭含、铭旌、敛衣、棺椁、明器。
翌日奉天门早朝,弘治帝竟穿丧衣上朝。这是不符合礼
制的。皇帝只有在先皇、太皇太后、皇太后大丧期间才会穿丧服。
然而,满朝文武没有一人对弘治帝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
一部分官员不敢触弘治帝的霉头。
另一部分官员则认为,当今天子是勤勉、宽仁的好皇帝。这点稍有违制的行为算不得什么。
早朝开始,弘治帝沉痛的说:「老国丈病逝。朕打算追赠他为昌国公,谥号庄肃。由其长子张鹤龄袭寿宁侯。」
弘治帝有些过分了。
后世史书记载,大明享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实授嗣国公只有十位。追封国公只有八十七位。
只有立过大功的人,才有资格被追封国公。
张栾这位老国丈,除了在京享乐几乎没做过什么事。
万万没想到,新任吏部尚书马文升,竟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禀皇上,老国丈品行端正,实乃外戚典范。追封国公合情合理。」
武官班中的常风有些奇怪:马老部堂有迎合上意之嫌啊。
听到马文升这么说,弘治帝万分欣慰。
没想到老马话锋一转:「老国丈乃是纳粟监生出身。」
「成化年间,因河南、陕西等地大灾,始开纳粟先例。凡纳粟者,可特拔为监生、吏、典。」
「永乐、宣德、正统年间,天下亦发生过大灾。当时没有纳粟之例。」
「自成化朝起,各地一有灾荒,朝廷就行捐例。纳粟监生、吏、典以财进身,岂能清廉自守?」
「故臣建议,停纳粟例,澄清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