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李季阳又想到了什么,脸色瞬间就不好看了:也不知道是谁,有那个福气,娶走我家的闺女!
这八字儿还没有一撇呢,这就舍不得了!
孩子生下来没几天,秋收又将近了,李季阳让李信看家,自己去了李家庄,主持秋收。
李家庄一如既往,不管外界如何变迁,它好像只按照自己的生活轨迹来运转,老管家还是那么老当益壮,管家婶子还是絮絮叨叨。
不过听说生了个女孩,一个个也很高兴,甚至老管家还整点了许多东西出来!
有了小姐,就该有人伺候,虽然说府上不缺人手,可是这贴身伺候的婢女务必要挑好的,将来可是要陪嫁出去的管家婶子又开始唠叨了。
然后李季阳回去的时候,又是大包小包,其中有一半是给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一半都是给那位刚出生的小婴儿的|等他回来,拜见过了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就去找羸政了:报纸上如今可热闹了!
是啊!羸政给他在龙椅上指了指。
李季阳顺势坐了上去,话说这龙椅还是他给设计的呢!
不过儒家的确有许多分歧和不便羸政现在也觉得,单立一个孔子恐怕不太好。
那就这样,再立一个孟子,荀子!李季阳想起后世,古代说的孔孟之道,这二位应该立的起来。
荀子,完全是看在韩非的面子上。
而且立了老子,孔子同样是老子的学生。
小的里头有他们的位置。因为大石碑只能立一个,小石碑却能立十个。
行,在大石碑后头,立小石碑的时候,将这两个立在前头。这小石碑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代表的是这一学派的地位孔子身后立着孟子和荀子,就相当于他们继承了孔子的衣钵。
孔子有七十二个亲传弟子,都没能立在他身后,可见这两位的影响力。
就在李斯为了《论语》的断句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韩非已经得了消息,进宫呈上《荀子》一书,并且谢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