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阳惊讶的看向了羸政,他还没说,嬴政就决定叫郑国渠了吗?
郑国也惊讶了,因为他看到秦安君的表情不像是事先说好了的,只能是说这是秦国之主自己的意思。
恭喜郑老!许义立刻就笑着拱手为礼:得以留名。
以后郑老可就名留千古了。李季阳却说的比许义更好听。
名留千古吗?
这个吸引力太大了,郑国也有点懵了:秦王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羸政指着模型道:将来在这边,也开凿一条水渠,便叫许义渠,如何?许义听了这话激动的跪地磕头:谢国主!
羸政指着的那地方,正好是曾经的义渠,那里曾经是义渠建立郡城的地方,现在已经是秦国的领土了,但是百年过去了,那里依然贫瘠。
羸政想要那里也有水渠的存在,且以许义的名字命名,一个是因为那里毕竟是义渠,让当地人有个归属感;另一个则是因为许义。
谢,国主!郑国这个老头儿终于服软了,跟在许义身后一起跪拜了羸政一把。
李季阳高兴的代羸政扶起他们俩:以后秦国的水利就拜托二位了!
公子,您应该拜托郑国先生,我就是跟着学一下而已。许义很是谦虚,他们将秦国的地盘都划拉遍了,才建了两条贯通南北的水渠。
许义不必如此,老朽也是见过你设计的水渠,在你这个年纪有如此见识,已经很不错了。郑国严肃认真的道:以后好好学一学,肯定比现在好。
先生可愿意教导义?许义顺杆爬。
可也!郑国摸着胡子会心一笑:你我共勉。
学生许义,拜见先生!许义立刻跪地行了大礼。
姜内侍一看这情况,立刻就出去准备了拜师需要的束脩,以及吩咐御膳房,准备一下,必须要做最好的吃食!
李季阳代许义送上束脩,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是十挂腊肉,羸政代郑国老先生,给了许义一把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