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无债一身轻那只是说着玩的,交给小次郎也只能是让他帮忙处理一些琐事,真正的大体方针还是要自己来定。
不说多的,就一点如何维持基地的运转,这点当下最紧急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就够叶桐头疼的了。
自己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整个石英大会下来自己也就搞了个千五百万,除掉老爹拿走的一百万和自己在这边也花的三百多万抹去零头就剩个一千万。
一千万,要养活未来火箭队至少四百个人,还包括了发展科研各种各样的东西,完全不够看。
“必须要找到一个生财之道啊。”
嘀咕了一句,叶桐眉头皱了起来,火箭队的常规模式完全是依赖于任务来吸引成员的加入。
但是光光靠内部人发布的任务,怎么能养活这么大一家子基地成员呢?又怎么能把火箭队发扬光大呢?
“哎!我完全可以把火箭队的任务模式推广出去啊,在全城发布这样的任务系统,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再由我们的火箭成员去完成,这不就行了吗!”
突然,叶桐脑中灵光一动,想起了当初一个互联网大佬的运营方式。
将任务平台分散出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加以推广,然后由内部人员去解决任务,总部收取一定的抽成,这样即可以解决成员的生存问题,又能将总部的发展提上来。
假以时日,等到任务完成的越来越多,火箭队的名声也会在若叶越来越大,肯定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不就成了吗?
“只不过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火箭队是不是太偏服务流了……我是要统御成都不是服务成都得嘛。”
想到了这一点,叶桐的眉头皱了起来,脑海里,再一次将原先的方案进行了思考。
既要生财,又要提高火箭队对成都的掌控能力,这就得两手方案了。
原本的任务佣兵制度是肯定可行的,现在自己需要的就是另外一个,如何提高火箭队在若叶镇的掌控能力。
发展企业文化!
这个词语突然在叶桐的脑海中亮了起来,对啊,发展企业文化,通过生财的方式购买一些商业。比如说什么酒店旅馆小餐饮,由内部人员领取酬金或者包办给外部人员,再由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加大火箭队的外部影响力。
周而复始,很快,火箭队就会成为整个若叶镇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而因为任务制度火箭队内部又会拥有很多强者足够保障火箭的利益不受威胁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这样子来看,到了最后火箭队岂不是黑白两道通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