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眼里,这两道菜考的是刀工,正儿八经的刀功。(没写错)
但实际上不止,就如同文思豆腐不是拿来炫技的一样,两道菜不光需要神乎其神的刀功,更是厨师在精神上的一种悟道。
两道菜都是汤菜,既是汤菜,就必须要制汤,制汤的时间不够,汤绝对制不好。
先说汤的种类,清汤和奶汤,清汤为上,所谓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肘子(骨)不浓,无肚不白,无火腿不美,这是原料。
原料里面又有细分,鸡是老母鸡,鸭是公(老)鸭,火腿是金华火腿,骨一定要选大骨,水一定要用纯净水……(自来水有漂白味)
有了原料,再看工艺,俗话说得好,厨师的汤,唱戏的腔。
这句话天天有人说,都快被人说烂了,华夏各地的厨师都在念叨,为什么呢?
制汤工艺,尤其清汤工艺是一个厨师水平的分水岭,也是一项高端技巧,大体步骤为煮汤、扫汤、吊汤。
煮汤只是第一道工序,扫汤和吊汤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许多厨师为了给自己的师爷辈做一道鸡豆花,一做就是两天时间。
两道顶级的汤菜,8个小时,很长吗?
岁寒山老神在在的坐在摇椅上,拿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眼中闪烁出一道精光“叮”。
好茶,真是好茶啊。
自家孙女婿果真懂事,上道!
……
陶燃的手脚极快,已经进入了第一步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