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说明斯大林换人了,构筑了一战的大面积工事,哦,我知道了。”张天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铁木辛哥,绝对是他。”
苏炳文刚想说什么,乘坐的野狼越野车却是缓缓的停了下来。驾驶座的司机小声说道:“苏将军、大帅,前面就是德国人的驻地了。”
“辛苦了。”张天霖拍了拍那司机的肩膀,然后冲苏炳文说道:“我们悄悄溜进去,先听听他们说什么。”
想溜进德国人的驻地并不困难,他们所有人正集中在营地中央的一顶帐篷内秘密会谈着什么。张天霖侧着耳朵贴在帐篷壁上听了好一会儿,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约翰,今天你的观测结果如何?”一个发音硬朗的德语声响起,紧接着就是笔记本被翻开的哗啦哗啦声,被称作约翰的小声说道:“我今天观察了中国人的重炮阵地,我发现他们有两种火炮,这对帝国的复兴和克虏伯公司的兴盛有着直接联系。”
“两种火炮?快说说看。”发音硬朗的德语声再次响起,看起来说话的人是个头儿。约翰继续说道:“中国人的火炮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见的牵引式火炮,一种则是安装在坦克车体上的火炮。”
“坦克车体?约翰,你确定你看见的不是坦克而是火炮吗?”又一个声音响起,张天霖看见约翰映在帐篷壁上的影子点了点头:“那绝对是火炮,他的炮塔比中国人的坦克高得多,火炮口径也比他们的坦克火炮要大。最重要的是,这种火炮是放置在后方和炮兵一起行动的。”
德国人埋头记录的刷刷声响成一片,他们的头儿继续说道:“很好,约翰,你的情报很重要,那你有注意到这些火炮的口径和倍径吗?”
口径是一门火炮能够发射最大弹丸直径的统称,而倍径则是口径与火炮身管长度的比例。口径越大,倍径越大,则炮口初速越大,射程也越远。后世的火炮口径通常是一百毫米以上,倍径为三十二倍口径的长身管火炮,张天霖的自行火炮也不例外。
约翰翻了翻自己的笔记说道:“中国人的火炮口径最小的为105毫米,身管倍径预计为三十二倍口径。不过再具体的参数我就不清楚了,这些仅凭目测是无法得出结论的。”
“大帅,他们在说些什么?”苏炳文听了半天,除了能听出一些德语的语调之外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也听不出。张天霖冲他嘘了一声示意他小声:“小声点,这些德国人果然大有来头,他们是德国克虏伯火炮公司的人,这回来我们这里估计就是想拿我们的火炮做研究。”
———————滑腻的分割线———————
本来今天这章是定于上午传上来的,谁想到受台风影响搞得停了电,只能在现在晚上传上来了,请各位读者朋友见谅。同时在台风天气,各位书友也请注意防台工作,减少外出,乖乖宅在家里看这本小说就好了。圣火天龙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