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难得靖安伯府团圆,不仅三房小夫妻两儿回来了,二郎贺常珏也回了府。
就连被禁足的世子夫人邹氏和卧‘床’的靖安伯夫人都到齐了。
潘念珍坐在母亲身边,搅着手中的帕子,心里却是一团‘乱’麻。
她心不在焉的想着方才在房间里母亲与她说的话。
今晚团圆饭二表哥也要回来一起用,靖安伯府孙辈的三个兄弟,现在只有二表哥没成亲。他如今在龙虎卫做事,前不久又随着晋王殿下去漳州查了大案,虽然功劳不能像是三表哥那样,但日后也不会‘混’的太差。
每年圣上都要在龙虎卫表现突出的子弟里挑选十来人作为御前护卫,伴驾的差事,就算是不用脑子想也知道是多么炙手可热。
而且二表哥是大龄男青年,过了年都二十五了,这个年纪,只怕是难娶到合适的京中贵‘女’。那她这样知根知底、身份又符合的适婚少‘女’最是合适。
若是成婚,就在外祖母家,平日里得外祖母照顾,日子再怎么也不会过的多差。
不得不说,贺莹缺点虽然很多,但是倒真心为她的这个‘女’儿打算。
她说的没错,能嫁入靖安伯府算是潘念珍最好的归宿。
潘念珍心绪不断‘波’动,她虽胆怯,却不是真笨,有时候甚至比她的母亲还要看得明白清楚。
确实,她若是能嫁给二表哥那是最好的,可她这个年纪的少‘女’,难免怀‘春’叛逆。
想到那日在魏王府梅阁的惊鸿一瞥,她的心就不受控制地“怦怦”直跳。
她在泗阳那个小城长大,从未见过那么完美的男子,而且他还专‘门’转头冲着她温柔的一笑,那一瞬间,仿佛在她周围的梅‘花’一下子都开了,满鼻息的清雅梅香。
她实在是忘不掉,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男子。
她事后也打听过,知道他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郎,老英国公的得意弟子,虽然年轻,但是很得皇上重用,而且没有定亲,听说他父母早逝,原来家境贫寒,能够参加科举,也是因为老英国公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