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毕竟不是小说,不需要字多。只要把观点阐述清楚明白就可以。
余老接过论文一看。
“《修行标准化的必要性》,这是什么科研项目的论文?”余老心中带着疑惑,仔细阅读了论文。
余老以为,秦至庸的论文是和数学有关,毕竟秦至庸是知名的数学家。可是当拿到了论文,他才知道,这是一篇和“体育”有关的论文。
中国的传统武术,门派繁多,拳术种类多不胜数,没有统一的修行“标准”。以至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武术修炼者,都走了弯路。
像王超那样的奇才,修炼四五年的时间,就能成为大宗师,那绝对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
秦至庸上次去日本,接触到了日本的武术,特别是日本的刀术和剑术,感触不少。其实,日本的剑道,已经“标准”化了。
有了标准,就有了修行的样板,这样或许会有些古板。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修炼者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天才。普通人想要追上天才的脚步,就不能走错了路,必须依照“标准”来修行。
这样才有机会和天才比肩。
儒家的学问,有没有标准?
肯定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至善,就是儒家修行的最高标准。
佛教的最高标准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道家的最高修行标准,则是“天人合一”。
这些标准,都是隐藏在经典当中,需要把它们提取出来。
现在,秦至庸为拳术制定了一个“标准”的修炼方法。只要完按照这个方法修炼,哪怕是一个没有接触过武术的人,四五年,就有成的机会,成为拳术大宗师。
秦至庸修炼拳术也就四五年的时间,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科学的修炼方法,写下了这篇论文。论文用词精准,字字珠玑,就像是打造了一条产生国术强者的工业化“流水线”一样。
秦至庸不是奇才,不是天才,他就是一个普通人。秦至庸的修炼道路,是完可以复制,适合普通人修炼。
余老翻看论文的速度很慢,有时候,他还会倒回去翻看前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