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和柔,是相对的。柔比刚强?没有这种说法。太极拳,不是以杀伤力著称的杀人技,而是以养生为主的内家拳。真要想提升杀敌的手段和效率,用刀剑长矛弓箭,岂不是更好?”
养生,心中就不能有“杀”的意念。否则,养生就会变成“杀”生。将会事与愿违。
有些人,懂得许多的养生技巧,可是心中依然有着浓烈的“杀”念。想要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根本就不可能。不得病,就已经是苍天眷顾。
秦至庸接触了儒家经典以后,自始至终,都没有把拳术武功当成是杀人技法。
拳术,是武艺,是养生法门。
这就是秦至庸的身体素质比起一般的武术宗师更强大的根本原因。
只可惜,前辈们的智慧,大家没有学到,反而抓着那些旁枝末节不放,当成了宝。简直就是丢了西瓜拣芝麻,愚昧不堪。
杨昱乾尊师重道,心地善良,可是他对于武术的理解,依然很片面。不过这不怪杨昱乾,因为他还没有真正接触到古圣先贤们的智慧。
和秦至庸交手以后,杨昱乾对太极拳又有了新的感悟,特别是在打法上。
比武切磋的过程,果真比结果更加重要。
杨昱乾感激地看了秦至庸一眼。他知道,秦至庸说以平手告终,是给自己台阶下,是给自己留面子。
秦至庸真要施展了部力量,杨昱乾绝对挡不住。
比武较技,力量才是根本。
拳经有云:千恨万恨,力是根本。以力破万法,是至理。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精妙的招式,任何技巧,都是枉然。
啪啪啪。
永宁格格拍着手掌,站了起来,说道:“精彩。真是精彩。杨昱乾,是我小看了你。你不但战胜了我麾下的六位高手,就连秦先生都对你称赞有加。好,就依秦先生的意思,算是平手。比武的结果,我会昭告整个京城武术界。”
比武结果昭告了武术界,杨昱乾的名气,就算是彻底打了出去。到时候,他就算是真正在京城武术界立足。各大武馆的掌门人,见到了杨昱乾,都要客气地称他一声“杨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