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淡淡地说道:“如果不是贪官,罗信杀他们做什么?罗信觉得杀人好玩?还是那两个人挖了罗信的祖坟?”
徐阶张了张嘴,最后却道:“那你又如何知道那数百被杀的人是走私贩和倭寇?难道就不会是抗议罗信乱杀无辜的百姓?”
高拱淡淡地说道:“罗信想要运转市舶司,就必须剿灭走私贩和倭寇,剿灭倭寇是胡宗宪的事情,但是打击走私贩却是罗信的事情。以为不灭绝走私,罗信的市舶司就是一个架子货。所以我断定罗信杀的一定是走私贩和与走私贩交易的倭寇或者海盗。”
“好了!”坐在御书案后的嘉靖帝淡淡地说道:“这件事情暂时先往后压一压,我想东南会有陆续的奏章上来。
说到这里,嘉靖帝突然一笑道:“我还没有接到罗信的奏章呢。”
徐阶的心就是一沉,他瞬间理会了嘉靖帝的话中意思,那就是朕不能够听你们一面之词。他的心中不由想起了严嵩,心中嫉妒起严嵩,想当初严嵩的待遇可是比他徐阶高出太多,嘉靖帝从来没有对严嵩说过类似的话,通常严嵩想要做的事情,嘉靖帝都会同意。
带着这种心情徐阶和高拱离开了,两个人都沉默不语,都微微皱着眉头思索着今日嘉靖帝的表现,揣摩圣意。
今日嘉靖帝的表现很奇怪,刚开始目露杀意,后来话中的意思又在保护罗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慢慢的,两个人的脸色都变了,徐阶的脸色有些发黑,而高拱的脸上却是露出了笑意。
因为他们两个此时都想到了,罗信既然敢杀那么多人,就证明罗信抓了那些走私的现行,一定缴获了不少的银子和货物。嘉靖帝不是在等罗信的奏章,而是在等罗信送来的金银,只要罗信将缴获的金银送到京城,罗信便不会受到嘉靖帝丝毫的责罚。而且还会受到绝大多数官员的赞赏。
因为能够从东南走私中获利的官员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官员现在愁的是生活,因为朝堂已经几个月都是发一半俸禄了,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了。
据京城,大不易。
没有俸禄怎么行?
但是,一旦罗信的银子送来,他们就有了俸禄,这是每个人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不感谢罗信?
那个时候弹劾罗信的人就是一个笑话,吐徐阶也是一个笑话。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