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的目光又落在了徐阶和高拱的身上,淡淡地说道:
“这又是要弹劾谁啊?”
话落,又摆摆手道:“算了,我自己看吧。”
这个时候,黄锦已经走了过来,将箱子打开,从里面把一叠叠奏章分批分次地搬到了嘉靖帝的御书案上,嘉靖帝打开一份份奏章,里面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再讲罗信在东南乱开杀戒,如此失去了仁心,必定会引起东南不稳,会让东南动荡等等。
嘉靖帝只是看了几份,便将手中的奏章仍在了御书案上。他才不关心罗信杀了多少人,至于会因此引起东南动荡,在他看来那就是荒唐。杀两个贪官,杀数百个走私的,和海盗就会引起东南动荡?
那倭寇每年都在东南杀的人数过万,怎么也没有看到东南动荡?
他此时的思想有些溜号了,他在想,既然罗信把那些走私的人和海盗都抓起来杀了,你们应该缴获了一些金银和货物吧?
货物就算了,但是那些金银会有多少?罗信为什么还不给送来?难道他想贪墨?想到钱被罗信贪墨,嘉靖帝的眼中就泛起了杀意。
徐阶和高拱一直在偷偷地观察着嘉靖帝,见到嘉靖帝的眼中泛起了杀意,徐阶的心中就是一喜,高拱的心就是一沉。
想到罗信可能收缴了一笔银子,嘉靖帝的心中便有些急迫,抬头看到徐阶和高拱,这才想起来这两个人还没有走。也想起来这两个人是来做什么,嘉靖帝的神色又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凝声道:
“两位爱卿,对此事有何见解?”
“陛下!”徐阶刚才看到了嘉靖帝眼中的杀意,心中已经安定了下来,立刻凝声道:
“东南原本就多灾多难,倭寇在东南烧杀抢掠,这已经使东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罗大人又在东南大开杀戒,说不定真的会引起东南动荡。”
嘉靖帝点点头,又将目光望向了高拱道:“高卿呢?”
“陛下!”高拱沉思着说道:“罗大人不会乱杀无辜,臣以为那些人都有取死之道。而且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臣认为,朝廷如果真要追究的话,应该派人去东南调查清楚事情的原由。而且臣认为,如果这件事罗大人没有杀错人,那么那些弹劾罗信的人人就是在为贪官说话,就是为走私贩说话,就是为倭寇说话,必须得到严惩。”
徐阶脸色就是一变,这些弹劾罗信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徐党,如果因此而受到严惩,他的势力必定会大为缩水,心中一急,便当即开口道:
“高大人又如何得知那两个人是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