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大人,你觉得士气尚可?”
“尚可!”贺年脸上露出了笑容道:“大人一番训话,立竿见影。只是我刚才和王大人聊了一下,有些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吧,我正等着你的指教呢。”
“不敢当!”贺年看了罗信一眼,见到罗信正真诚地望着他,便道:
“大人,东南官场已经糜烂到了根子,大人不允许贪官污吏的存在,但是以那点儿俸禄……倒不是过不下去,只是实在太苦了。看着其他官员大鱼大肉,咱们这边吃糠咽菜,没有人能够坚持下去。到那个时候,恐怕士气大低,没有人会为大人尽心效命。”
“我明白!”
罗信点点头,实际上罗信非常清楚这一点,大明从朱元璋开始,也不知道朱元璋是个苦出身还是怎么的,他给官员定下的俸禄非常低。如果指着俸禄,大明大部分官员过的都是苦日子,恐怕一个月都吃不上几次肉。
“但是……”贺年神色忧虑地说道:“如果任由官员贪婪,这也会让市舶司一团糟。”
罗信略微思索了一下道:“那就形成一个制度吧。”
“什么样的制度?”贺年问道。
“让我想想!”
罗信微微眯起了眼睛,看到罗信在思索问题,贺年便也不再言语,默默地坐在那里。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一阵脚步声传来,罗信睁开了眼睛,便见到王梓任走了进来施礼道:
“大人,人都到齐了。”
“嗯!”
罗信“嗯”了一声,从椅子上站起,向着大堂走去,贺年和王梓任紧跟在了身后。来到大堂之上,在上首位子上坐下,下面便响起了一阵呼声:
“拜见大人!”
“起身吧!”
罗信淡淡地说道,待众人都站直了身子,分列两旁,罗信的目光依次从每个人脸上扫过。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地笑容,将手中的一叠纸在身前晃了晃,然后仍在了桌子上道:
“我看了你们写的东西,你们的认真和激情我都看到了,本官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