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是你吗?”罗信心中暗道,不过表面上还是摇头道:
“不知道!”
“高拱!”徐阶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然后加快了脚步离去。
望着徐阶的背影,罗信明白了。高拱这还是想要自己离开京城。他目前虽然得到了嘉靖帝的支持,但是嘉靖帝对他的支持远不如当初对徐阶的支持。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嘉靖帝对于高拱和罗信还是不放心,心中忌惮高拱和罗信联手。也就是说罗信一天不离开京城,嘉靖帝对于高拱的支持就不会再增加,而且一旦发现高拱做大之后,就会转而支持徐阶。绝对不会出现之前支持严嵩那样支持高拱或者徐阶。
那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嘉靖帝会不会像当初支持严嵩那样支持高拱或者徐阶呢?
无论是高拱,还是徐阶,实际上对于嘉靖帝的性格都摸得很透,嘉靖帝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为了修道,他当初可以把一切都交给严嵩。这才造成了严嵩独揽朝政,权倾朝野。而如今年纪增大的嘉靖帝感觉到自己似乎命不久矣,这个时候他对于修道是更加地急迫,希望能够借助修道延年益寿,所以高拱和徐阶心中都十分清楚,如果嘉靖帝能够找到一个值得他信任的人,不需要十分信任,只需要有六分到八分信任,他就绝对会把朝政丢给那个人,而嘉靖帝则会去一心修道。因为嘉靖帝对于修道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嘉靖帝将高拱纳入内阁,就是想要通过高拱和徐阶之间的比较来进行一场考核,这两个人谁通过了他的考核,他便会将朝政扔给谁。这原本就是嘉靖帝的打算。
但是……
如今罗信横空出世,让嘉靖帝十分忌惮。
罗信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文人,嘉靖帝不仅不会忌惮,而且还会十分高兴,会将罗信当作未来的首辅培养,留给自己的儿子。
但是,罗信不是一个单纯的文人。不仅不是,而且在军中有着非常高的威望,被大明誉为军神。
文人的威望再高,嘉靖帝给他的权利再大,那个文人再权倾朝野,嘉靖帝也不怕。就像严嵩,独揽朝政,权倾朝野。
但是,又如何?
还不是嘉靖帝一句话,就轰然倒塌?
因为嘉靖帝心中清楚,文人没有造反的基础,他们的荣辱兴衰都要看自己一句话,给予他们宠信,他们就会权倾朝野。反之,便会把他们打落尘埃,他们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但是,武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