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转移不是实实在在的把变色石币从一个人的手里交到另一个人的手里,而是把代表金钱的凭证从一个人的手中交到另一个人的手中。
与德先生分道扬镳一个节气后,顾川和凹脸商人一起走在银行大楼的路面上。凹脸商人就满脸狐疑地问到这个问题。
顾川答道:
“这就在另一维度上的问题了。”
凹脸商人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冷着一张脸,总觉得身边的这小鬼心底还藏着许多东西没说出来,必然有诈。
“主要是为了推广自己的业务,已经做了好几场大戏,可愿意存款于我这银行的人,愿意用我们凭证进行远程交易的人还是很少,分部也推动不起来。”
顾川平静地说。
他当然不敢说出其中真正的理由,因为这涉及到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的不同,也涉及到银行与货币政策的更深层的联系。
在未来,这种联系只是经济与金融研究基础,而在这个时代,恐怕还少有人可以一眼看破。
很简单的原理。
举例而言,假设社会上只有一家银行,所有人都把钱存在银行里。
银行借给客户A十块钱。客户A把这十块钱买了客户B的物资。客户B也用银行,就把这十块钱又存到了银行里。
假如他们还在用银联进行网络交易,钱甚至从未被取出过,只是从银行的一个账号存到了另一个账号上。
那问题来了?
银行是否能把客户B存的钱也贷出,即使这笔钱追溯缘由,其实是客户A向银行借的?
然后,我们重复这个过程一万次,就会发现这十块钱,同时借给了一万个人,又被另一万个人存回了银行里。
再省去客户A到客户B这个过程。
客户A直接把这十块钱存回去。
那也是新入的存款,同样可以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