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湛趁便问道:“娘,妹妹有没有问起我?”
陈氏白了他一眼,“问你做什么?文不成武不就的,摊上你这么个废物哥哥,也是阿瑶倒霉。”
傅湛愁眉苦脸地摸摸头,“娘,你说我不通文也罢了,这武怎么就拿不上台面了?明明我的功夫,比京中多少士子来得强呢!”
“你既这般能耐,怎不考个武举回来?”陈氏没好气说道。
谁知傅湛却点了点头,“好,我明年就去考武举。”
说罢就要去院中演练棍棒拳脚,陈氏忙拽住他,“别胡闹,说句玩话你还当真了?”
谁料傅湛却神情庄重,“母亲,我是认真的。我真的想去考武举,以后投身沙场,出将入帅,一酬壮志。”
陈氏竖眉说道:“这话你想都不要想,咱们傅家虽不昌盛,也用不着你到沙场上去挣命。你愿意过那刀头舔血的日子,娘可不想日日在家为你提心吊胆,你还是老老实实捡起诗书,图个功名要紧。”
傅湛只好悻悻地走出去。
傅徽此时才插嘴道:“你何必把话说得这么死,他喜欢什么让他去不就得了,再说,你肚子里还有一个呢。”
“万一是个女娃儿呢?”陈氏瞪他一眼,抚着肚子忧愁说道:“我就湛儿这么一个儿子,怎能放心得下?何况他现在还是独身一个,若成了家,我也能少操心些。阿瑶已经进了宫,看着虽好,可宫里人哪是好相与的,背地里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倒也罢了,原是圣命不可违,我现在只希望湛儿能老老实实守在身边,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罢了。”
傅徽叹了一声,揽着夫人的肩膀,似是劝慰她,又似是劝慰自己,“会好的,都会好的。”
大夫人处置了女儿,还专门去书一封,向傅瑶汇报进度。
傅瑶看完手里的信纸,脸上不禁露出微笑,她随手将书信扔进火盆里——事情既了,这桩心事也能放下了。
陈氏也专门来信,跟她说了些家中境况,字里行间,顺便提及三夫人的诡计。傅瑶看后,反而咯咯地笑起来。
秋竹咦道:“良娣为什么事这么高兴?”
傅瑶捂着嘴,将信纸递给她,“你自己看。”
秋竹看完也不禁失笑,“这三夫人也太滑稽了,七小姐才十三岁,八小姐更小——真亏她怎么想得出来!”
三夫人虽异想天开,秋竹却想到另一个问题,她小心翼翼地觑着傅瑶的脸色,“太子殿下不是心性不坚之人,良娣不用为这个担心,不过,这生男生女,还真是一桩大事。”
傅瑶何尝没想过这个问题。换做成德帝的妃嫔,一定是希望生下皇子远甚于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