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的是第二题,问的是将来大唐该如何。
这一题就很有说法了,答案不固定,不过说什么,只要说的有道理,都能给分。
同时,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提出自己政见的机会。
三日后,考试结束。
士子们走出考场,恍如隔世。
不少人开始对答案,正确的哈哈大笑,错误的掩面而逃。与此同时,试卷也开始向朝野公开。
不少自诩博学多才的大臣第一时间搞到一份,回家答题。
其中,就有房玄龄。
书房里,老房写了大半天,才把文卷写了一小半。随后,他把笔一停。
“怎么了?”妻子卢氏在一旁喝着糖水,漫不经心的问他。近来皇帝赐给老房十匹上好的丝绸,都交给了卢氏,可让她高兴坏了。
“难!”老房叹道:“不简单,真的不简单。谁若是能拿高分,绝对是个全才!”
直到现在,房玄龄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执意改变考试内容。这里面考的,实在太广泛了。
若是哪个考生能拿到高分,那绝对是百里挑一的天才。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少说也是读书破万卷。
“那伱能拿多少分?”卢氏好奇的问。
房玄龄略作沉吟,言道:“应该能拿两百分。”
卢氏道:“总计三百分,你只拿这一点?”
一点?
房玄龄气极,“你来写,看你能拿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