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秦王若连胜李子通和杜伏威,这就是泼天的功劳啊。”薛元敬感慨。
薛收道:“如你们所言,秦王一旦打败李子通和杜伏威,再掉头打下洛阳,到时候秦王的战功,将会远超殿下。而且,圣人那边只怕也是封无可封。”
“这不好吗?”薛元敬反问,说道:“秦王封无可封,到时候太子如何自处?”
杜如晦摇头道:“不,虽然这样会激化秦王和太子的矛盾,但情势对我们而言可不怎么好。殿下在朝中只有一个杨恭仁支持,而秦王却不同。窦氏虽然经过打压,在朝堂上力量大减,可是秦王系的臣子却仍旧甚多。”
薛收抿嘴道:“我们一直忘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薛元敬问。
“殿下要如何登顶。”薛收说道:“我们现在都知道太子和秦王互相难以共存,但是我们自己却没搞懂,应该如何让殿下登顶。是走正规路先封太子,还是不走正规路。如果秦王此番大胜,回朝之后,太子必然难以抵挡。
如果,我说如果,圣人改变主意,封秦王为太子,那么我们要如何帮助殿下呢?一旦秦王上位太子,到时候他既有朝臣支持,亦有军方支持,可比太子难对付多了。
我们一直让殿下韬光养晦,借助太子和秦王的争斗,从中取利,但是一直忘记了最本质的问题,我们要如何将太子、秦王、甚至齐王,逐一剔除,让殿下上位。
说句不好听的话,殿下是庶出,除非太子和秦王、齐王三人全都遭遇不测,殿下才能安稳封太子,否则殿下只能强行夺位。”
话音落下,三人神色凝重。
杜如晦道:“不止如此,山东世家、关陇世家,他们支持的是太子和秦王。就算殿下表现突出,他们只怕也不会改变主意。一旦情势危急,如你所言,只怕殿下再难有机会登顶。”
“如此看来,最大的障碍是秦王。”薛元敬总结。
杜如晦颔首,说道:“其实我倒不是太担心圣人会改封秦王为太子,因为那样一来,朝局就会失衡。秦王有关陇世家支持,手中还有军队,我们担心,圣人同样担心。现在我最怕的就是秦王不走寻常路,一旦他按捺不住,率先动手,太子和齐王遭遇不测,到时候他凭借手中兵马和关陇世家支持登临大位,咱们殿下只怕回天乏术啊。”
闻言,薛收倒吸凉气。
“你的意思是,要先对付秦王吗?”
“这不妥吧。”薛元敬皱眉道:“如果我们对付秦王,那谁能来阻止太子呢?太子可是圣人亲封,一旦秦王出事,谁还能动摇太子的根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