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至于星海是如何不动声色的打入朝廷内部的,他隔得远,也一时难得参透。
趁这个机会,星澜也找玉京秋请教了当下的形势。
自张先走后,她大事基本都自己拿主意,也常有举棋不定的时候。
玉京秋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在制衡朝廷势力方面,比她强得多,她自然要找他多取取经。
“当下的重中之重自然是要稳定经济,恢复发展。”玉京秋毫不迟疑的给出答案,“现在各国都受战乱波及,短期不会再轻举妄动,谁经济恢复的快,谁就先在华夏占据主导。”
星澜鸡啄米似的点头,英雄所见略同。
“至于星海那边……”玉京秋蹙眉,他过去常去星家,对星海自然也不陌生。
这少年当初就对他没几个好脸色,那时大家都只当是小舅子对姐夫天然的敌意,却不想闹到了如今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星海那边,我还没有查到他的任何动向。”玉京秋坦白道,“他现在藏得够深,上次你将他的人拔干净,下次他没有万全把握,只怕不会再动手。”
“那我现在应该如何应对?”星澜问。
“还是一个字,稳。”
玉京秋解释,想要稳住朝政,不再让工部尚书的悲剧重演,星澜必须在六部当中都有撑得起场面的近臣。
也就是说,哪怕任何人反叛,撑起整个梁国命脉的六部都不会垮。
例如户部,户部因曾经是玉京秋手下的,其中官员基本都是亲星澜一派的。
现任的曹尚书能力虽一般,但忠心不二,绝不会反叛星海,那么户部当中即使有其他人反叛,也不会造成大碍。
礼部也同理,礼部的主心骨,段家和苏幕遮,都是彻头彻尾星澜的人。
而工部出事,自然是因为工部尚书带头造反。
现如今吏部、刑部、工部都没有天子近臣,兵部也只有耿信鸿和戟辉两员大将,形势照如此看,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