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瑗也知道王夫人不想提贾政的意思,也不在乎,只是道:“咱们家是知道宝玉衔玉而生,必有大造化,可到底……小选进宫,变数太大,若是情况允许,咱们也得留条后路。”
“你说的后路便是林家哥儿?”王夫人皱眉道,“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
贾瑗深深看了王夫人一眼,沉声道:“林家姑父一共就这么一个孩子,将来什么人脉什么助力那都是黛玉的。何况黛玉十二岁便拿了江南的解元。解元,乡试第一!母亲且想想……”贾瑗眼睛一转,看向贾政常坐的位置。
王夫人:……
提贾政,那就又是一桩伤心事了。
贾政还没得天子赐官的时候一样考过科举……那结果,别说黛玉这种直接解元了,他连孙山都当不上。
念及此,王夫人也只有长长叹息。
老爷考不上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啊你能休了他么!
眼见着王夫人已经认可黛玉必然有前途的这个结论,贾瑗这才往下说——
宝玉和黛玉交好,一个屋檐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若是宝玉还能让黛玉动心,让黛玉情根深种,非卿不娶……
然后宝玉反手就进宫谋前程了。
小选入宫,两个可能。
或者宝玉谋到了那份前程,还生下了一个皇子,那么,那时候已然入仕(并且在林如海的资源下绝对前途无量)的黛玉,便能是在深宫之中的宝玉最好的倚仗。
或者宝玉谋不到那份前程,二十五岁出宫……
黛玉不是情根深种么,那时候也不用担心老姑娘回家嫁不出去,凑合凑合和黛玉在一块儿,也是一段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