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和你商量,擅自在桃花婆婆面前说你对柳寻衣一往情深,将你置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因此……”
“洵溱姑娘不必介怀,你也是为救柳大哥的性命,万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我岂能怪你?”望着满眼愧疚的洵溱,潘雨音不以为意地笑道,“江湖儿女,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也希望洵溱姑娘不要误会师父,她老人家并非铁石心肠,而是……”
“我知道桃花婆婆心地善良,一定不会见死不救。她只是顾忌黄、梅两位前辈,因此才犹豫不决。我借潘姑娘与柳寻衣的关系大做文章,是为让桃花婆婆给自己一个破例的借口,同时给黄、梅二位前辈一个交代。”
“洵溱姑娘不愧是洵溱姑娘,果然慧眼如炬。”
说这句话时,潘雨音故意装出一副洒脱不羁的豪派模样,与昔日的儒雅娟秀大相径庭。
俨然,桃花婆婆评价其“腼腆”、“羞涩”,在无形中对她产生一些影响。
言至于此,潘雨音索性将心一横,鼓足勇气问道:“其实,我有一事不明,敢请洵溱姑娘指点迷津。”
“潘姑娘请说。”
“你今天在师父面前说我和柳大哥……究竟是情急之下的托辞?还是……真心实意的祝福?”
闻言,洵溱的脸色微微一变,默默注视着眼神飘忽却又不甘闪避的潘雨音,一时间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沉默良久,洵溱只字未发,但潘雨音似乎已猜到答案。
二人相视一笑,未再多言。一前一后,默不作声地朝同一间草屋走去。
从溪畔到草屋,短短五六丈的距离,不知为何?今夜的她们走的分外漫长,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