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站在车边摇摇头,叹道:“何必如此慌乱?你我为友多年,彧又岂会真的不告而别?”
稍稍缓了一口气的郭嘉苦笑道:“萧何月下追韩信,如今却是清晨,为表诚意,嘉自然只能如此了。”
“韩信若去意已决,萧何也是追不回来的。”
郭嘉苦劝道:“文若,你当真不再考虑考虑?当世如明公一般的人物,若说没有,那确实有些狂妄。但纵然存在,也绝对是凤毛麟角之属。
文若何必要因小事而这般决绝?明公有过,文若日后自有机会进谏劝改啊。”
荀彧摇头道:“并非只是因为边文礼之事,济阴境内绕行了这半月,观其政识其人,彧对曹府君也算是有了不少了解。
曹府君确实是旷世之才,在这纷乱的世间将济阴治理的一片安宁,民众有愁苦之色,但却有了生机,足见其治政有方。”
“那为何?”
“这是霸道。曹府君所行乃是霸道,观其人,绝非甘于人下之人,若是再这般下去……我等还是汉臣吗?”
郭嘉面色一变,随机讪笑道:“文若说的哪里话,纵是明公幕僚,我等也依然是汉臣啊。”
“看来奉孝选择了另一条路,可惜彧不愿这般。彧自幼受的熏陶便是忠于汉室,忠义为纲纪之本。彧绝不能容忍汉室倾颓,彧希望扶保汉室,做一世汉臣,而非助人篡汉!”
郭嘉厉声道:“汉室已经没救了!没有人会在享受权力后再交还回去!天子失去的权威拿不回来的!”
“前汉是汉,后汉也是汉!”
郭嘉怔怔出神,半晌后叹道:“看来文若是选择了冀州?可那李明远?”
“士林之事,待天下平定后彧自然会与其决出胜负,看看谁才是道理。但事有轻重缓急,大汉是底线,不容突破!”
说完,荀彧踏上马车,背对着郭嘉幽幽道:“奉孝,人各有志,不便强求。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就此别过吧,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看着远去的马车,郭嘉幽幽叹道:“汉臣、汉臣,真的这般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