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纷乱的思绪中醒来,谭振华觉得两个自己的记忆在渐渐融合,看来那不可思议的事情终究是真的。既来之,则安之,两世为人,他很快调整了状态,把自己重新定位成了一个80年代初期的高三学生。
天已然大亮,他看了看桌上的闹钟,6点半了,知了飞上了窗外梧桐的树梢,开始“吱吱”地叫唤,谭振华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的晨露和泥土的清香充满了他的鼻息,。
“嗯,没有雾霾的空气味道实在太好闻了”,他想。
爸也是其中一位,担任过分系统主持设计师的高级工程师超过8人,还有个另类点的,只有初中文化,却被称之为“镇所之宝”的8级钳工!他们的名字,牢牢地镌刻在共和国成就的丰碑之上,与日月同辉!
在他的前世记忆中,这座静静地矗立在群舍一角,灰暗中略显沧桑,两层高,毫不起眼的第9号灰楼,仅在老一辈中,就诞生了一位院士,四位“总师”级别的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研究员级工程师,当然他老
这就是传说中的第9号灰楼啊!
匆匆吃完早饭,拎起书包,告别父母,谭振华出了门,走下楼梯,回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灰砖小楼,每一栋都是矮矮的两层,唯一的不同,恐怕就是这些小楼的西面墙上,那用白灰涂上的大大的从“1”到“9”的编号。
只是为什么,自己的眼眶有些湿润呢?
唠叨的内容一如以往,比如“好好学习啦,好好学习啦,还有好好学习”什么的。谭振华不由得又想起了前世,已经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每次见面都会对着他唠叨的,不过内容已经变成了“注意身体啦,注意身体啦,还有注意身体啦什么什么…”
坐在小饭桌边,谭振华一边吃,一边听老妈的唠叨――嗯,不对,妈现在也才刚40出头,虽然已经有了些白头发,还有点鱼尾纹,但是,绝不能算老!
得,他哥哥振国,也是在高三的时候吃了一年的白水煮鸡蛋,在老哥实在吃腻了的情况下,他也跟着蹭了不少回,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在这个年代,每天一个鸡蛋的伙食可是相当奢侈的事情。
无奈的翻了翻白眼,正好老妈端着早饭进门,谭振华一看,馒头、稀饭,一碟小菜,恩,还有一个煮鸡蛋,非常明显的,这煮鸡蛋是自己的高三福利,他记
这个玩意只有所里才有,而且做好了一定要到无线电管理局去做备案。谭振华早就想自己做一台信标机,随便找个人藏一下,就可以自己跟自己玩儿了,可惜,被老爸无情地扼杀…
他自己想做个信标机,那最低发射功率也得1W。“3DA”打头的,表示的是硅材料的高频三极管,工作频率大于3MHZ,最小的功率也在1W以上。不过这玩意属于管控物资,因为那可是能用来做短波发射电台的,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私人也基本不让用,你要做个电台,一开机,国安和无线电管理局分分钟就能来你家里查水表,那个年代大陆可还有不少台岛的特务在潜伏。
谭振华家学渊源,从高一起就参加了这项运动,甚至担任了校队的队长,接收机和接收天线都是他自己做的,当然其中也得到了老爸的帮忙,还在宁都市得过青少年组的一等奖。
信标机,然后让大家用接收机也就是定向测试仪去找,比赛看谁先找到。这是利用无线电发射的方向性来搞的一种运动,在80年代的无线电爱好者中非常流行。
所谓“无线电猎狐”就是定向寻找目标的一种活动。先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安装一个无线电发射源又叫
“没门,你今年都高三了,还是想着对付高考吧,这事你想都不要想!”
“放心,我不做特务电台,我就是想做个无线电猎狐的信标机,功率有个2W就够了,1w也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