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周瑞家的三送完春姐妹,便往凤姐处来。穿过了夹道子,从李纨后窗下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凤姐院中。见了平儿,周瑞家的忙起身拿匣子给他看道:“送花儿来了。”
平儿听了,便打开匣子,拿了四枝,抽身去了。半刻工夫,手里拿出两枝来,先叫彩明来,吩咐:“送到那边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的。”次后方命周瑞家的回去道谢。
周瑞家的这才往贾母这边来,过了穿堂,便到黛玉房中去了。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里,却在宝玉房中,宝黛二人正一起读书练字。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叫我送花儿来了。”
周瑞家的与王夫人回完刘姥姥的事情后,正欲离去,却被薛姨妈叫住,得了个送宫花的差事。一时周瑞家的携花至王夫人正房。
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们太多,一处挤着倒不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在这边解闷,却将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如今周瑞家的故顺路先往这里来,只见几个小丫头都在抱厦内默坐,听着呼唤。
宝玉听见周瑞家的来了,因前世记忆便知必是替薛姨妈送宫花的来了。当年便因周瑞家的偷懒图省事儿,不知礼数,不但惹得林妹妹生气,还让府里下人们说嘴,乱传林妹妹小性儿的闲话。这世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黛玉自然也听见了,心想前世却是自己懵懂无知了些,不知这府里的人心险恶,这世必不会再那么说话了。也且先瞧瞧这世那呆子怎么应对吧?
这冷香丸如何来历?那是因宝钗自娘胎便带来一股热毒,平日倒是不相干,或若生气动怒,心情激荡,热毒便会发作。请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药,花了多少钱,总不见一点效验儿。
后幸遇一专治疑难杂症的和尚给了一偏方——冷香丸,发作时吃一丸方能压制。这冷香丸的制作却是异常难得: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在末药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天落水十二钱……
宝钗因心里憋气,没两天便旧病发作在家养病。又或许是觉着在府里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宝钗一连十几天都躲在家里只跟莺儿做做针线,不敢出门。
话说周瑞家的送了刘老老去后,便上来回王夫人话,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问丫鬟们,方知往薛姨妈那边说话儿去了。周瑞家的听说,便出东角门过东院往梨香院来。
那穿红衣服的小丫鬟不由失笑道:“你说得确实是个理儿,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商人出生的人品性能好到哪里去?怎比得上书香门第出生的林姑娘呢……快走吧,一会儿太太找人不见,可要受罚的呢”,两人说着便起身急步去了。
听了两小丫头的对话,任是以宝钗往日清冷的性子,也被气得不轻,回家便跟薛姨妈哭诉哥哥的罪行。
那穿红衣服的丫鬟接道:“谁让人薛家有钱呢,听说薛大爷出手可是阔绰了,逛一次锦香院就花掉上百银子。花完了便去京里薛家铺子支取。”
穿绿衣服的小丫鬟鄙夷道:“我看,那薛家就算是万贯家财,也经不起他这么折腾的,更何况听说自薛大老爷过世后,薛家生意已大不如前,现今儿不过是勉强支撑罢了!”
一日宝钗从王夫人处出来,正欲回梨香院,却听两小丫鬟在游廊边小声说话。因宝钗本就喜听人壁角,便轻手轻脚的靠近,想听听她们都在议论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