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尚且暗箭难躲,闹市之中更是防不胜防。
弩/机大可制成床//弩攻城,小可藏于袖中防身,这种器械可以拆卸转移,携带方便又不需要多少训练,一直是历朝历代禁止私人装备的器械。
前朝曾有多起行刺之事,就是刺客将弩//机拆卸成零件再到行刺之处重新拼起,伺机在御道旁行刺。
到了梁朝,萧衍自然警惕弩//机的这几种特性,立下严苛的律法,若私藏弩/机、或弩箭一百支以上的,便要抄家除族,这一点王子与百姓同法。
魏国和梁国也差不多一样。
北魏以骑兵为主,对/弩//这种可以单手操作的器械很是忌惮,虽然没有像萧衍那样立下重法防范弩//机,但一旦被人发现私藏弩//机也是要遭到弹劾的,而且一弹一个准。
更何况弩//机的制作复杂,其中的机括需要品质极高的钢材,一般只有军中的制械所有制,出入都有严格的控制,即便是太子贴身的侍卫,也没有一把弩//机。
这闹市之中有人拿来杀人,说明这东西对于行刺之人来说并不算什么稀罕之物,在这种情况下多来几把弩//机,即使是花夭也要被射成筛子。
褚向一听到“弩//机”二字就变了脸色。
他在京中长大,见过褚夫人如何为获得武装而费心费力,当然知道获得一把弩//机有多难。
莫说花夭,就连心系舅舅精兵的褚向,此刻也不敢再去光宅寺那边的巷子了。
听说出现了弩//机,很快就有左卫的府卫、建康府的差吏以及御史台的御史来现场勘查。
当他们到了褚向所说的地方时,根本没有他那几个亲卫的踪影,墙头、地上也没有打斗的痕迹,仿佛褚向早上所经历的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如果那些亲卫死在当场,褚向也许不会太惊讶,可现场一点反抗痕迹都没有,就能把那些能征善战视死如归的亲卫带走了,双方的实力差距不是一丁半点,让褚向心慌意乱。
如今京中的府卫几乎都是吃干饭的货,在现场绕了几圈发现没人就走了,建康府的差吏倒是负责,细细记录了口供、褚向经历的事情,失踪的几人相貌特征,但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建树。
偏他们的态度又客气又认真,想要和他们发火都不行。
倒是御史台来的几个御史仔仔细细地勘查了现场,又接了花夭手中的铁箭现场摹了本,给出了一番结论。
“褚郎君,之前在光宅寺前拦截你们的黑衣人,和后来用弩//机的刺客,怕不是一伙人。”
“不是一伙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