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23.水深万尺(1 / 5)

祝英台和梁山伯在鄞县没有几天,会稽学馆那边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大概是知道新任县令是从会稽学馆来的,杨勉特地在哪儿抄了“天子门生”们的策论和应试结果过来,看的梁祝二人是热血沸腾。

知道马文才和徐之敬、褚向等人前程已定,两人都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大概是马文才他们的结果刺激到了梁山伯,这几日里他所有空闲的时间都拿来翻阅过去的案宗、处理积压的公务,只是因为人手不够加上下面人的阴奉阳违,梁山伯的进展并不顺利。

“看到这里没有?”

祝英台指着一处卷宗,右手随意在纸上划着方程式,得出一个差距巨大的数字。

“这里数字不对,缺了八千石。”

“八千粮食……”

梁山伯自是相信祝英台的算数能力,看着这数字有些发愁。

“如果是算错了还好,库房里一定还有这些粮食;如果不是算错,那粮食去了哪里?”

“鬼知道去了哪里。”

祝英台无奈道:“八千石粮食够三千大军用一个月,这么多米粮,就是从库房搬出去也要搬上一阵子,不可能没人发现。要么是欺上瞒下,要么就是百姓已经习惯了。”

“但此事是瞒不过去的。”梁山伯纳闷极了。“秋后总要向上面缴纳赋税的,一开库便知。”

即便鄞县是下县,那是因为地方并不富裕,人数却并不比上县的人少。这时代粮税是按人头算的,鄞县其他税上收的可能会少些,粮食却不会少。

下县有自己要缴纳的粮税标准,多出来的粮食会放在库房里,供给春耕“租赁”粮种的贫农,遇到灾荒之年还可以开仓放粮,算是一种应急预案。

两人发现这处亏空,当即不敢放松戒备,带了马家的侍卫、点上衙门的库曹就去检查粮仓。

去年秋收前这里的县令便下了狱,征收粮草的数字很是潦草,祝英台还是从最初的数字推算出来的缺损,到了缴粮那段时间的账本根本记的是一团稀烂,梁山伯看了几眼便不耐烦看,只下令四五个库曹和他一起点粮。

就在梁山伯和祝英台跟着库曹清点粮食数量时,鄞县旧任的县丞杨勉也带着一干皂隶匆匆赶到。

“梁令官,怎么能劳您做这种杂务!”

杨勉老远处就喊了起来。

“清点库存这种脏活,应该交由我们这些浊吏来做才是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上门为婿(神级狂婿)(宋齐程雪) 我妈是剑仙 洪荒: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侦探也会打网球 都市奇医 婚非婚 青丝华发不可追沈鸾 撞鬼就超神 身份证019 天机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