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帆马上抓住了重点,急忙问,“婶子是知道原因是吧?到底是什么原因,金绿果没法移栽存活?”
“知道原因,但无法解决问题,你们也别问放弃吧,短暂时间,是没法解决问题的。咱们换一个方式,用原生态的山水去做宣传。别把咱村搞开发搞的太过,人家来乡村不是想看楼房看建筑的,是想看山水。
与企业合资开发,真心没有必要。如果村委真的要带村民赚钱,我知道一个地方,在山里,修一条石板路上去,那边有一大片的野茶林,我教大家制茶,那片茶林可以作为村企,号召全村人入股。我们已经做精品茶,不做那低档茶。”玉珍说道。
自家喝的茶全是她自己制作的,那片茶林就是原主都不知道,还是玉珍前年穿越而来进山找到的。
很偏僻,还有距离有些远。修路确实也是一件麻烦事,但不是修公路,是修石板路,村里人自己就可以完成,花的钱就会少很多。只是要定制宽厚的石板。
“野茶?”孟帆端起茶杯,低头看了看杯子中的茶叶,“这是婶子自己做的茶?”
“聪明,好喝吗?”玉珍问道。
“好喝,不比外面的那些顶级的茶叶差,之前我还以为是婶子自己买的或者是谁送晓东的呢?”去年孟帆就有喝到这种茶,但只是以为这茶叶是谁送给苏晓东的,毕竟苏晓东在省城的某大型的国企是中层干部,年纪轻轻的就是中层干部,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你们明天有时间的话,我带你们去一趟那片野茶林,有些远,走路都需要半天的时间,在一处偏僻的坡上,还有那边需要修路。修一条宽厚的石板路就行。花费的钱不多,今天的春茶就能赚钱。”那片野茶林比起一些地方的茶林,不算大,但也有足足两百多亩。
这只是玉珍估计的,去年,玉珍就发现了,但因为建房还有一些事,忘记了说。
刚才要不是说建金绿果林她还不一定能想起来。
“有时间,明天我们早些去,到时候早点回来。”孟帆拍板定下。
“嗯,今年就可以见收益,还可以用那边的野茶林作为起点,建立野茶二代的茶园。一代做顶尖高档茶,二代做中高档茶。”打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打算自己独吞,最多是自己采些野茶自己炒制野茶自己喝。
时间一晃眼,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动了起来。
男人修石板路,老人与女人跟着玉珍学习采茶,还有人学习制茶,在学习的人中挑选出来学的最好的,作为传承人。
学习制茶都是愿意留在村里的男青年,不教那些年纪四十以上的男人。
家里的侄子除了小川都参与了学习。
玉珍最近在忙的不行。